我们平时所说的空间感是神马

2019-03-26 09:36:27
我们平时所说的空间感是神马
 
音场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它的英语为“Sound Stage”,重要是指舞台之上乐队的排列位置与形状,包括长、宽、高,是一个三维空间的概念。对音响器材来说,音场事实上便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乐队所排列的形状。因为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绝不均匀及音箱指向性的影响(比如房间的宽度大于深度或是深度大于宽度),音响所播出来的声场事实上极大和原录音时的情形是有差异的。声场技术便是让展现于聆听者眼前或是环绕周围的那种三维的空间感与录音时尽可能一致的技术,是对于录音现场、也音系统及编码、解码的规范。
 
(1)音场位置
 
除"形状"以外,音场还有"位置"的问题。这里包括音场的后、之后、高、低。有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往聆听者逼近;有些亦后退。有些音场听起来会觉得浮于半空之中;有些亦亦像坐于音乐厅的二楼看舞台一般。会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摆位和频率响应的均匀与否皆作为重大影响因素。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如何呢?低音提琴、大提琴的声音应自比较低的地方出来,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以及大提琴高;假如录音时乐团有前低之后高的排列时,音场之内亦要有前低之后高的模样出现。如同铜管便较有可能位置比较高。。至于整个音场的高度?经常您坐着时两眼平视的最高点应该是音场的略低高度。也就是说,小提琴应该于视线超过,大提琴、低音提琴应于视线之下。铜管大约要和小提琴等高或是越来越高。。至于音场的后、之后位置应该于那里?应该于"喇叭前沿一线"开始往后延伸。或许,这种最为理想的音场位置绝不容易求得,由于它和聆听软件亦有极大的关系。一般,自喇叭后沿一线往后延伸较容易求得,但是,绝不能"后缩"得甚多。
 
(2)音场的宽度
 
经常听到发烧友夸口:"我的音场绝不仅超出喇叭、宽抵二侧墙,而且破墙因而出。"这句话于外行人听来,真是是天方夜谭。于我听来,亦只是有点夸张而已。我想许多音响迷均有这种经验,不用我再次多费唇舌。一般而言,音场的宽度可以宽抵侧墙。。至于破墙因而出,那难道便要靠一点想象力了。大约,以此我而言,我要"使用眼睛能够看得到"音场于那里便算数,墙外的东西我看不到,我绝不能肯定它于那里。因此,我的音场宽度实际上于祇于我的墙壁内而已。
 
(3)音场的深度
 
这便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深度感",现在我将它归于音场的深度。为什么绝不像之前一样,把它和层次感、定位感并列呢?由于层次和定位谈的绝不是音场,因而深度感却仍然属音场的范围中,因此,我把它改成"音场的深度"因而绝不以此"深度感"称之。和"音场的宽度"一样,许多人会说他家音场深度已破墙因而出,浅到对街。这或许亦只是满足自己的形容词因而己。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之中最为前一线乐器和最终一线乐器的距离。换句话说,它较可能是指小提琴和大鼓、定音鼓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浅过对于街"这应该是包含于前面说的"空间感"之中。有些器材或是环境因为中低频或是低频过多,所以大鼓和定音鼓的位置会前冲,此时,音场的深度或许非常差。另外有一例,有些音场的位置往后缩,结论遭误以为音场的深度非常好,那是错误的。我相信,您祇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间的距离"这句话便绝不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