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跟频段的音色表现及调试技巧

2019-03-26 09:36:18
音乐跟频段的音色表现及调试技巧
2017-03-06

 

31段均衡就是按1/3倍频程将频率分割成31份,其频率为202531.540506380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3150400050006300800010000125001600020000Hz

 

 

2060Hz超低频

      强有力的感觉。过多会使乐声混浊不清。充分,会使人产生一种置身于大厅之中的感受;缺乏,音色会变得空虚;过强,会产生一种嗡嗡的低频共振的声音。

 

 

60100Hz频率:混厚感,过强,有轰鸣声的感觉。

 

80Hz附近频率在高响度时能给人强烈的声场刺激。

80125Hz不宜过大。

 

 

100150Hz频率:缺少,音色会变得单薄、过强,音色将会显得浑浊。

 

 

150300Hz频率:男声声音的力度。缺乏,音色会显得发软、发飘,过强,声音会变得生硬而不自然。

 

 

300500Hz频率:丰满,语音有力度。不足,就会单薄。过强,单调,相对来说低频成分少了,高频成分也少了,语音会变成像电话中声音的音色一样,显得很单调。

 

 

500Hz1KHz频率:不足,语音会产生一种收缩感;过强,语音就会产生一种向前凸出的感觉,使语音产生一种提前进人人耳的听觉感受。

 

 

12KHz频率:通透感明显,顺畅感强。缺乏,音色则松散且音色脱节;过强,音色则有跳跃感,会发出金属声.

 

 

2k4kHz,中高频

      提升该频段会掩蔽话音的重要识别音,导致声音口齿不清。该频段对声音明亮度的影响最大,一般不宜过多衰减,但提升过多,特别是在3kHz附近人耳听觉灵敏区,容易引起听觉疲劳。

 

 

4k5kHz,高频

     临场感段,适当提升该频段能使声音明亮突出,有利于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丰富层次。大了,乐器的响度就会提高;则会使人感觉乐器与人耳的距离变近了。

小了,会使人听觉感到这种乐器与人耳的距离变远了.

 

 

58KHz频率:明亮度,清晰度。不足含糊不清,音色会变得暗淡;过强音色显得齿音严重。音色变得锋利,易使人产生听觉上的疲劳感。

 

 

810KHz频率:这段频率s音非常明显,影响音色的清晰度和透明度。缺少变得平平淡淡;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

 

 

1012KHz频率: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的金属声非常强烈。

 

 

1216KHz例如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可给人一种"金光四射"的感觉,强烈地表现了各种乐器的个性。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产生"毛刺"般尖噪、刺耳的高频噪声,对此频段应给予一定的适当的衰减。

 

 

1620KHz频率:过强给人一种宇宙声的感觉,一种幻觉,使人有一种不稳定的感觉。

低频不丰满加6080,声音浑浊减6080力度不足加125,低音压耳减125,人声单薄加200400,声音发虚加1K附近,中频打耳朵减12502000,人声位置偏后,提3K,人声太突出减3K,声音不亮,不通透加48K,高频刺耳减46K,齿音太重减8K,空间感不足加1216K。高音发毛减1216K